模仿论在中西绘画理论中的应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洁[1] 

机构地区:[1]上海大学

出  处:《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23年第12期15-17,共3页Fine Arts

摘  要:在对西方绘画艺术的欣赏中,我们往往会陷入一种思考,西方绘画艺术为何能够如此逼真?例如肌肉骨骼的线条、衣褶的走向、人物的动态等等。在每一件西方绘画作品这小小的细节中,蕴藏着深刻的美学思想——模仿论,从古希腊时期一直到后现代主义,这一观念贯穿整个西方艺术,并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顶峰,当时的艺术家们纷纷以模仿论为指导思想展开创作,例如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尊崇“艺术模仿自然”的观点,这在其笔记中都有迹可循。而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写真写实之法,顾恺之“以形写神”之说,强调首先要画好“形”的基础原则及其重要性,才能够达到物我合一的传神境界。中国古代的写真之法注重对人的面相的观察,通过表现人物内在情感、眉眼间的神态来表达画面之气韵。元代王绎在其著作《写像秘诀》中也谈到对人物肖像面部写生的画法。通过探究对比中西方文献中对于模仿论这一方法论的研究,发掘二者走向不同发展道路的原因及其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关 键 词:模仿论 中西绘画理论 柏拉图 王绎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