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文学平[1] Wen Xueping
机构地区:[1]西南政法大学
出 处:《世界宗教研究》2023年第12期1-10,共10页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
基 金:2022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信念义务难题研究”(22SKGH004);全国高校思政课建设项目“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西南政法大学)”(21SZJS50010652)的阶段性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重大项目“社会意识的认识奠基和语言表征研究”(22JJD7200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有神论的实用主义论证诉诸至关重要的种种好处来证明相信上帝存在的合理性。这种论证可分为两类:一是依赖于真理的实用主义论证;二是独立于真理的实用主义论证。对于前者,马克思的反驳是:上帝是人们经验世界中异己力量在头脑中幻想的反映,上帝存在的概率是零,相信上帝存在不可能获得最大的收益。对于后者而言,马克思承认相信上帝存在可以制造虚幻幸福的假象,但这会阻碍人们对现实幸福的追求。虽然实用主义论证不能证成上帝存在信念的合理性,但这绝不等于说宗教信仰在根本上是没有任何价值的,马克思认为宗教的真正实用之处在于它是“以间接地方式承认人”。
关 键 词:依赖于真理的实用主义论证 独立于真理的实用主义论证 异化 虚幻的幸福 承认人的间接方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2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