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2]中共莱西市委宣传部,山东莱西266600
出 处:《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122-128,共7页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Qingdao Municipal Committee and Qingdao Administrative Institute
基 金: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政治仪式中集体记忆的建构与国家认同的强化研究”(项目编号:22YJC710082);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政治象征与新时代国家能力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3BZZ007);2023年度山西省教育厅研究生精品课程项目(研究生优质课程)“政治文化专题研究”(项目编号:2023YZ0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之“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旨所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若无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便无根基。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载体,它们与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关联甚密。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发展整合中赋予文化符号以鲜明的政治属性,使其完成由“自在”到“自为”的转变。文化符号在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生产与再生产以及凝聚共同体情感中作用显著,这对于各族人民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根本性意义。对此,基于文化符号之维,为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有效建构,可从文化符号的隐喻叙事及表征强化的双重功能属性出发,致力于在完善话语符号体系建设、重塑公共空间、构建互动仪式链等诸多方面下功夫。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