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论治飧泄初探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柏 口锁堂 王晓梅[3] 刘雅楠[3] 郭新年 熊明月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201306 [2]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上海200065 [3]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200030 [4]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上海201400

出  处:《陕西中医》2024年第3期376-379,共4页Shaan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004475);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行业临床研究面上项目(201940044)。

摘  要:飧泄作为泄泻的一种重要病证,以泻下完谷不化为特点,散见于《内经》多个篇章中。飧泄在病因病机上,其发病外因与风邪关系最为密切,此外还和寒邪、湿邪相关,内因多与肝、脾、肾三脏相关。脾胃虚弱、肝气上逆、肾阳虚衰,这些都是其发病重要内因,其核心病机是脾胃虚弱、清气陷下,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水谷杂下。总体治疗依据病机辨证施治,以平肝风、健脾胃、温肾阳为主要治则。因势利导,重视用甘药健脾,苦辛之药祛风,辅以酸药收敛。治法上以针刺为主,提出“飧泄取三阴”的理论,重点取足三阴经。阴陵泉与三阴交的对穴专治飧泄,预后与脾胃功能、病程长短、天时均密切相关,特别是胃气盛衰是其预后的关键因素。后世医家对《内经》论治飧泄的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高了治疗飧泄的临床疗效。

关 键 词:飧泄  脾胃虚弱 抑肝扶脾 内经 胃气 足三阴经 

分 类 号:R221[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