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喂养方式对低出生体质量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营养状态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左磊 吴小颖 蔡敬星 汤慧丽 黄河[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儿科,广东深圳518000

出  处:《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4年第3期1-3,共3页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

基  金:深圳市福田区卫生健康系统科研项目(编号:FTWS2020043)。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低出生体质量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营养状态的影响,为提高NEC患儿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收治的低出生体质量NEC患儿6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喂养乳类的不同分为单纯母乳喂养组(20例,采用单纯母乳喂养)、深度水解奶组[20例,给予深度水解配方奶粉喂养]及早产儿配方奶组[20例,给予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婴儿配方奶粉喂养],均喂养4周后评估效果。比较3组患儿临床疗效、喂养4周后生长发育指标,以及喂养前和喂养4周后生化指标。结果与早产儿配方奶组比,深度水解奶组、单纯母乳喂养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逐渐升高,且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纯母乳喂养组患儿出院身长长于早产儿配方奶组,喂养不耐受占比低于早产儿配方奶组,且3组患儿出院身长和喂养不耐受占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深度水解奶组与单纯母乳喂养组和早产儿配方奶组喂养4周后身长、喂养不耐受占比,以及3组患儿喂养4周后头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喂养前比,喂养4周后3组患儿白蛋白、胃泌素、血红蛋白均升高,且单纯母乳喂养组血红蛋白显著高于早产儿配方奶组、深度水解奶组,白蛋白显著高于早产儿配方奶组,以及3组患儿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儿白蛋白、胃泌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母乳喂养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低出生体质量NEC患儿生长发育指标及营养状态,疗效显著。

关 键 词: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低出生体质量儿 预后 喂养方式 营养状态 

分 类 号:R574.62[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