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湖州市中心医院手术室湖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手术室,浙江湖州313000 [2]湖州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湖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心医院乳腺外科
出 处:《中国妇幼保健》2024年第4期717-721,共5页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
基 金:浙江省湖州市科学技术局公益性应用研究项目(2017GYB26)。
摘 要: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与骨桥蛋白(OPN)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D-L1、ERCC1及OPN表达,分析乳腺癌组织中PD-L1、ERCC1及OPN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随访3年,应用生存曲线分析不同乳腺癌组织PD-L1、ERCC1及OPN表达患者3年总生存率的差异,应用Cox法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D-L1、ERCC1及OPN阳性率分别为56.98%、29.07%、31.40%,均高于癌旁组织(0.00%、10.47%、2.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淋巴结转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PD-L1、ERCC1及OPN阳性率高于未转移患者,且临床分期为Ⅲ期患者乳腺癌组织中PD-L1阳性率高于Ⅰ~Ⅱ期患者(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乳腺癌组织PD-L1、ERCC1及OPN表达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乳腺癌组织PD-L1、ERCC1及OPN阴性表达患者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8.57%、78.95%、80.00%,均高于阳性表达患者(59.09%、54.55%、54.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分析结果显示:有淋巴结转移(OR=1.829),乳腺癌组织PD-L1表达阳性(OR=2.673)、ERCC1表达阳性(OR=2.227)、OPN表达阳性(OR=2.033)均为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PD-L1、ERCC1及OPN可能协同参与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生、进展、转移,检测其表达可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病情进展与预后评价提供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8.10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