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景深与画布的背面——读《西方艺术三万年》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新超[1,2]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 [2]复旦大学图书馆

出  处:《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4年第3期134-136,共3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不管是作为艺术创作者,还是艺术评论者,在其展开具体工作时,大概都会面临一个无形的画框,或镜头。如同摄影师,在按下快门之前,需要不断调校事物的景深,而正是在这调校之中,他将获得一种宝贵的限度意识:镜头在定格的同时,也是一种简化。当对焦于微物,清晰的定格固然有着确定性和启示性的意义,但更为完整的事物似乎仍隐匿于静默、模糊的背景中,始终难以穷尽,而反之亦然。《西方艺术三万年》(王瑞芸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则试图双向发力,结合了宏观与微观视角,将景深拉到最深的同时.

关 键 词:山西人民出版社 调校 景深 艺术创作者 宏观与微观 启示性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