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相关性颌骨骨坏死临床前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陶璐 高颖[1] 杨柳青 黄晗丹 李昱伸 喻锦铃 姚经经 刘志辉[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长春130021

出  处:《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24年第1期54-59,共6页Journal of Modern Stomatology

基  金:吉林省科学技术厅科技计划项目(20220401102YY);吉林省科学技术厅科技计划项目(20220401092YY);吉林省科学技术厅科技计划项目(20200301008RQ);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研究计划项目(2022241)。

摘  要:双膦酸盐类药物(bisphosphonates,BPs)是治疗钙代谢障碍的一线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患有骨肿瘤、骨质疏松症、佩吉特氏病(Paget's Disease)、急性高钙血症、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的患者[1]。2003年,Marx学者[2]首次提出,有BPs治疗史的患者。

关 键 词:双膦酸盐类药物 多发性骨髓瘤 高钙血症 骨质疏松症 骨肿瘤 佩吉特氏病 药物相关性 钙代谢障碍 

分 类 号:R782.3[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