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蒸气遇冷凝结”实验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尹小燕 

机构地区:[1]江苏省常州市金坛段玉裁实验小学

出  处:《湖北教育》2023年第34期71-72,共2页

基  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大概统整下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优化实施研究”,批准号:C-c/2021/02/129。

摘  要:实验原型及不足《水遇冷以后》一课中,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的实验如下:用酒精灯加热水,在铝箔纸洞口上方斜放一根温度较低的玻璃棒,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棒上出现水珠(如图1)。1.实验现象不明显整个实验装置以玻璃仪器为主,水珠的形成不明显,且温度的变化无从得知,导致学生难以将“水蒸气”“遇冷”等相关知识进行有效联系。四年级学生对“水的三种形态”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但还未能真正了解三种形态转换的条件。

关 键 词:玻璃仪器 铝箔纸 水蒸气 四年级学生 玻璃棒 实验现象 实验装置 水珠 

分 类 号:G62[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