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菊花
机构地区:[1]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出 处:《内蒙古艺术》2023年第4期42-49,共8页Inner Mongolia Art
摘 要:口传思维是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创作演绎观念的本质。本文以“本子因·乌力格尔”《大元盛世青史演义》和“胡仁·乌力格尔”国家级传承人甘珠尔胡尔奇演述的《成吉思汗》两种文本为研究对象,结合对甘珠尔胡尔奇的口述采访,通过书写文本与口头文本的比较,探讨他在演述“胡仁·乌力格尔”的过程中,从书写文本(“本子因·乌力格尔”)转换生成为口头文本(“胡仁·乌力格尔”)时,“艾”作为一种“程式性唱段”的运用方式及其纳入到演述过程中的相关规则,力图探寻胡尔奇演述背后的口传思维。
关 键 词:“本子因·乌力格尔” “胡仁·乌力格尔” 文本转换 “艾”的运用 《成吉思汗》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8.22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