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文本转换口头文本过程中“艾”的运用——以甘珠尔胡尔奇演述的《成吉思汗》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菊花 

机构地区:[1]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出  处:《内蒙古艺术》2023年第4期42-49,共8页Inner Mongolia Art

摘  要:口传思维是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创作演绎观念的本质。本文以“本子因·乌力格尔”《大元盛世青史演义》和“胡仁·乌力格尔”国家级传承人甘珠尔胡尔奇演述的《成吉思汗》两种文本为研究对象,结合对甘珠尔胡尔奇的口述采访,通过书写文本与口头文本的比较,探讨他在演述“胡仁·乌力格尔”的过程中,从书写文本(“本子因·乌力格尔”)转换生成为口头文本(“胡仁·乌力格尔”)时,“艾”作为一种“程式性唱段”的运用方式及其纳入到演述过程中的相关规则,力图探寻胡尔奇演述背后的口传思维。

关 键 词:“本子因·乌力格尔” “胡仁·乌力格尔” 文本转换 “艾”的运用 《成吉思汗》 

分 类 号:J607[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