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用缓急法治疗虚损性急症  

The Discussion of Applying Slow Urgent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Deficiency Damage Emergenc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文涛[1] ZHANG Wentao

机构地区:[1]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4120

出  处:《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67-69,共3页Journal of shanxi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基  金:重庆市卫健委中医药科技项目(ZY201802008)。

摘  要:缓急法在治疗虚损性急证中有较大的临床价值,《黄帝内经》中所说的“急者缓之”有两个关键内容,急和缓。急是从病势而言,具体症候可分为四类。一、筋脉肌肉挛缩或剧痛。二、紧张亢奋躁动不安及心悸精神恍惚。三、虚不耐受的空虚难耐感。四、精气脱散的危重状态,如大汗、喘脱。虚损性急证按主次依次定位在脾、肝、心三脏。因为脾在味为甘、主运化,脾为孤脏以灌溉四傍。肝主疏泄升发,心为君火之脏。此三脏积极主动,消耗元气较多,在虚损状态下,最易出现急证。结合《内经》原文及临床案例,甘缓为虚损性急证的治疗大法,即补虚为本,其次为酸收蓄养之法,二者相辅相成,为治疗虚损性急证的主流治法。其他结合兼夹的病因,如风寒、阳虚、血虚、阴虚等综合调治。

关 键 词:缓急 虚损 急证 

分 类 号:R222.19[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