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淳安县中医院,浙江杭州311700
出 处:《中国中医药科技》2024年第2期343-345,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23ZL642)。
摘 要: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PU是指由各种致病因子导致的发生于消化道黏膜的破损,不同于糜烂,溃疡可超过黏膜肌层,严重者可达或超过固有肌层[1]。胃窦和十二指肠球部为好发部位,春冬季多发[2],男性略多于女性[3]。随着幽门螺杆菌(Hp)根除策略的实施,PU的发病率及因其引起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是,近年Hp抗生素耐药逐渐增加,非甾体抗炎药(NSAID)广泛使用,老年人群抗血栓药物的应用,使PU的诊疗更具挑战性。PU的发生主要与消化道黏膜损伤和防御修复因素的失衡相关,Hp感染、NSAID和阿司匹林的应用是主要致病因素,以慢性、规律性、周期性上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是治疗目标,PPI(质子泵抑制剂)为临床一线用药[4],胃肠道黏膜保护剂有助于提高黏膜愈合质量[5]。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因人辨证施治,能够改善症状、提高溃疡愈合率、降低复发率[6];与西药联合应用能够减轻西药副作用、缩短病程、减少复发[7];对于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的有关研究显示,脾胃虚弱证最为常见,占36.7%[8]。笔者2021年5月—2022年10月应用自拟芪参愈疡汤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弱(寒)证患者120例,评价溃疡疗效,记录症状改善、Hp根除情况及消化性溃疡疾病量表评分,随访复发情况,总结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60.79.1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