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齐 Wang Qi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 [2]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 处:《哲学研究》2024年第1期97-103,共7页Philosophical Research
摘 要:哲学是一门普遍性的学问,但因近代以来东西方在经济、政治发展步调上的差距,哲学普遍主义往往与欧洲中心主义捆绑在一起,令普遍主义的问题进一步复杂化。法国当代哲学家巴迪欧曾试图寻找普遍主义的基础,他构想出了一个“去中心化”的、平等的、包容差异和偶然性的保罗普遍主义方案,为厘清环绕普遍主义的迷思提供了指南,但也揭示了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之间的紧张关系,从而催生了建设有效的普遍主义的迫切性。有效的普遍主义有三条要义:去除“中心”,自带和能够生成批判性的“元文本”,树立复数的、多元兼容性的普遍主义。多元兼容性的普遍主义是方法论,是哲学的未来“定向”。在此“定向”之下做哲学,需要摒弃东西方的对立和“中心”转移的思维定势,在一个打破时空界限的思想场域中,在包容和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在不停歇地进行平等对话的进程中,对多元的普遍主义哲学进行重组、改进和再创造,经过反复的思想试验,最终使参与对话的各方都得到改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