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道德与行动后果主义的冲突分析——基于帕菲特的“无责备过错”论  

Conflict Analysis between Common-Sense Morality and Act Consequentialism:Parfit's Theory of "Blameless Wrongdoing"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龚群 Gong Qun

机构地区:[1]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出  处:《哲学动态》2024年第1期100-108,共9页Philosophical Trend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人类共同价值研究”(编号21&ZD01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日常生活中充满着道德冲突。帕菲特以自己亲人与陌生人的救助选择冲突为主题,设计了两个层次的克莱尔案例,将人们带进一种情感、道德与生死的冲突情景之中。通过这样一种案例分析,帕菲特生动地呈现了常识道德与行动后果主义两种价值冲突的困境。正是在动机与后果所涉及的不同价值观念之间来回跳跃,出现了特异的“无责备过错”,即可以免责的道德困境。不同于亚里士多德非自愿的无责备过错论,帕菲特站在常识道德立场上提出“无责备过错”论,由此捍卫了常识道德;行动后果主义在常识道德面前则呈现出自我挫败的情形。帕菲特的案例及其分析激起了人们对“无责备过错”的讨论。它揭示了道德生活的复杂性,同时对经典的动机与效果统一论提出了挑战。

关 键 词:常识道德 行动后果主义 “无责备过错” 

分 类 号:B82-06[哲学宗教—伦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