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晓阳 林崧驰 Wang Xiaoyang;Lin Songchi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哲学系
出 处:《哲学动态》2024年第1期117-126,共10页Philosophical Trend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他心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编号20BZX03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工认知对自然认知挑战的哲学研究”(编号21&ZD06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布洛克从维特根斯坦关于颠倒光谱的论述出发,论证了“危险的”颠倒光谱是一种事实上可能发生的情形,并且进一步表明,作为经验状态的质性内容,感受质是无法被语言捕捉到的。然而,一些维特根斯坦主义者认为,布洛克的论证是成问题的。基于相关文本,通过具体分析布洛克与维特根斯坦主义者之间发生的这场“颠倒光谱之争”,可以针对维特根斯坦主义者所提出的三类批评一一予以回应,从而为布洛克有关论证的合理性给出进一步辩护。考察这场争论不但有助于了解争论双方各自的观点立场,厘清感受质与颜色术语之间的关系,而且有望加深学界对于心理状态(尤其是感受质)的理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1.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