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包大为 Bao Dawei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2]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58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24年第1期11-19,共9页Social Science Front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22FZXA005)。
摘 要:在不同的语境下,启蒙的界定是多元的。因为在启蒙运动的不同阶段,启蒙的意图及其展现方式有着鲜明的区别。在18世纪80年代之前,启蒙运动的第一阶段所展现的是基于个体生存经验的文学政治。在尚未脱离旧形而上学的情况下,尤其在理性与经验、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的二元结构中,第一阶段的启蒙哲人临摹人之自然,叙述愈发单子化的社会交往,进而想象否定传统的普遍权利及相应的社会秩序。康德以降,尤其在法国大革命之后,启蒙运动的第二阶段开始展现出基于克服旧形而上学的哲学革命。通过从18世纪自然科学与工业文明中汲取客观性,结合旧形而上学赘留的理念的必然性,哲学革命将启蒙精神塑造成为客观且必然的认识论与价值观。当然,结构性压迫与政治解放、激进主义与犬儒主义共存的现实并不能兑现启蒙从18世纪到19世纪所做出的承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