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贺潇瑾 周娟 龙云铸[1] 李丹 欧阳静 袁婷 卿玲 谭英征[1]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感染内科,湖南株洲412006
出 处:《临床军医杂志》2024年第2期169-172,共4页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al Officers
基 金:湖南省临床医疗技术创新引导项目(2020SK53901);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计划项目(202203084257)。
摘 要:目的应用多交叉置换扩增(MCDA)联合纳米生物传感器(LFB)技术建立针对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人群的快速诊断方法,并比较该方法与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qPCR)检测的差异。方法选取株洲市中心医院自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42例拟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抗病毒治疗的核苷(酸)类似物经治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同期的15例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采用MCDA-LFB和qPCR两种方法于联用Peg-IFNα-2b抗病毒治疗前、治疗24周后、治疗48周后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平行检测,分析两种方法检出率的差异性及一致性。结果联合Peg-IFNα-2b治疗前,MCDA-LFB阳性检出率为73.7%(42/57),qPCR阳性检出率为66.7%(38/57),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Kappa=0.833,P<0.001,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存在较好的一致性。在治疗24周后,MCDA-LFB阳性检出率为49.1%(28/57),qPCR阳性检出率为7.0%(4/57),MCDA-LFB阳性检出率高于qP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Kappa=0.295,P=0.035,两种方法存在一致性,但一致性情况较基线水平下降。在治疗48周后,MCDA-LFB阳性检出率为33.3%(19/57),qPCR阳性检出率为3.5%(2/57),MCDA-LFB阳性检出率高于qP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Kappa=0.136,P=0.042,两种方法一致性成立,但一致性情况较差。结论MCDA-LFB是一种敏感、特异、经济、简单、快速的检测方法,可用于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人群的诊断,尤其对于抗HBV治疗后的极低病毒水平检测,MCDA-LFB比qPCR更敏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23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