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组织近代化转型的发轫--以“佛教学务公所”为中心  被引量:1

The Beginning of the Modernization Transformation of Buddhist Organizations in China--Focusing on the "Buddhist Teaching Offic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永辉[1] Hu Yonghui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出  处:《宗教学研究》2024年第1期125-131,共7页Religious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以来中国汉传佛教教育的转型研究”(21BZJ03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儒佛道三教关系视域下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8ZDA233)阶段性成果。

摘  要:近代中国佛教最早的组织形态是“佛教学务公所”,它的产生标志着中国佛教组织近代化转型的开始,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其组织价值定位转向重塑中国佛教的社会角色;另一方面,其产生过程与组织架构呈现兼顾僧俗的特点,组织功能体现出公共化特征。它刺激了中国佛教主体意识的觉醒,协调了“庙产兴学”运动下的僧俗紧张关系并遏制了这一时期依附日本佛教的风气,维护了中国佛教教权的独立。

关 键 词:庙产兴学 公共化 近代化转型 主体意识 价值定位 组织架构 功能体现 

分 类 号:B947[哲学宗教—宗教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