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欧阳沛妮 Ouyang Peini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 处:《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16-28,共13页Journal of Beijing Film Academ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疫情纪录片的生命叙事研究”(项目编号:21BXW09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生态电影以“思想”要求并标榜自身,它抱持生态的思想、展演思想的生态,以强烈的生态意识与极具辨识性的生态美学风格,践行着“思想―影像”的创作理念。在从“表层生态学”的“破坏美学”到“深层生态学”的“全景美学”,再到“幽暗生态学”的“陌异美学”这一条美学演化的独特路径中,生态电影实现了从“人本主义”到“生态整体主义”再到“后自然主义”的思想升级与实践改造。“由浅层转向深层”“由深层迈向幽暗”是生态电影的两次意识转型,经历思想的层层深入探赜,生态电影促成银幕内外人类精神与自然生态位的协同进化。生态电影还存在自然性思想层面的局限,以及面临如何冲破“幽暗”、觅见“绿光”从而迈向“新自然现实”进程的问题。将人类与非人类、主体与客体、文化与自然等融合在一个混杂而又充满开放性的“拟客体”空间当中,让一切展现自然而又自在的本态,也许正是生态电影最好的前进方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