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景观研究中民族志方法的价值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卢德平[1] 

机构地区:[1]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系

出  处:《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2023年第2期176-177,共2页Journal of Language Policy and Language Planning

摘  要:应该采取何种方法研究语言景观,一方面取决于语言景观作为研究对象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另一方面又受制于研究视角。换言之,这取决于我们是想通过语言景观去发现其他什么,还是仅仅出于对语言景观本身的研究兴趣。事实上,仅仅观照语言景观本身,往往会形成分类性描述,使研究缺乏解释力。实质上也会孤立研究对象,看不到语言景观所处的语境,也看不到特定语言景观和其他语言景观之间的关系,难以实现对语言景观本质特性的揭示。任何人文社科的研究都离不开研究主体独特的视角。差异化的研究视角本身也正是催生意义的不二选择,语言景观研究并非例外。研究目的的差异,决定了研究方法的选择。选择民族志方法研究语言景观,主要是因为这种研究方法的“深描”特征。“深描”要求调查语言景观时要详细观察、记录语言景观的设置情况,描述设置的情境,解剖和空间的关系。

关 键 词:民族志方法 语言景观 深描 差异化 人文社科 本质特性 方法的选择 研究视角 

分 类 号:TU9[建筑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