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唐娒嘉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4年第1期151-161,共11页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现代作家研究”(项目编号:2023JBRCW00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张爱玲小说《小团圆》稿本尚未寄出,文学代理人宋淇就为其敲定了连载与出版权。但在读完《小团圆》后,宋淇认为小说的高度自传性易令张爱玲陷入与胡兰成的无谓纠缠,不讨喜的人物设定也很难引起读者与批评界的共鸣,建议将《小团圆》改写成通俗喜剧。张爱玲拒绝了提议,坚持要写自己“深知的题材”。此外宋淇敏锐捕捉到了张爱玲创作风格的转型,出于稳固读者市场的考虑建议继续保持前期的“张爱玲笔触”,张爱玲也不接受并开始了对《小团圆》的漫长改写,临终前却决定将其销毁。晚期张爱玲一直沉迷于自传体回忆书写,显露出拒斥跟随时代发展调整自适的自我放逐倾向,其寻求“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目的的落空,是叮嘱销毁《小团圆》的重要原因。而决定销毁并非默认创作失败,更多是对以记忆书写作为自我疗愈手段有效性的反思。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