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武敏捷[1] 林向东[1] 武安绪[1] 岳晓媛[1] 赵桂儒[1] 钟世军[1] WU Minjie;LIN Xiangdong;WU Anxu;YUE Xiaoyuan;ZHAO Guiru;ZHONG Shijun(Beijing Earthquake Agency,Beijing 100080,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市地震局,北京100080
出 处:《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3年第S01期218-219,共2页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基 金:北京市地震局技术微创新项目(项目编号:BJWC-2023014);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823205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41604045);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编号:XH200103)。
摘 要:1研究背景。陈颙(1978)通过对一些强震震例的分析研究发现,强震前震源机制趋于一致的现象时有发生,提出震源机制一致性可作为描述地震活动性的一个新参数,用来确定区域内地震的危险性。国内外学者在震源区应力场研究的基础上,对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与区域内地震危险性关系开展了大量研究,如:付虹等(2011)研究滇中地区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结果表明强震发生在中小地震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低值分布区内或其边缘附近;张致伟等(2015)基于汶川和芦山地震序列余震震源机制解,通过研究应力张量方差时空变化与强余震活动的关系,发现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时空分布对强余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