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晓媛

作品数:40被引量:9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市地震局更多>>
发文主题:地震前首都圈地区首都圈中等地震中强地震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华北地震科学》《华南地震》《地震研究》《地球物理学进展》更多>>
所获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合同制定向工作任务专项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20年7月12日唐山古冶M_(S)5.1地震前延庆地电场变化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4年第2期68-75,共8页王丽红 董鸿燕 武敏捷 王同利 李菊珍 岳晓媛 
北京市地震局科技项目(项目编号:BJWC-2023010)。
采用日均值曲线形态、日均值一阶差分及优势方位角法,对2020年7月12日唐山古冶M_(S)5.1地震前北京延庆地震台地电场异常变化进行分析。该台2套地电场日均值具有较为清晰、稳定的年变,存在季节性变化,自2020年5月开始出现年变畸变或年变...
关键词:地电场 一阶差分 方位角 古冶地震 
唐山老震区M≥4.0地震前b值变化异常特征研究
《地震》2024年第1期94-108,共15页岳晓媛 李艳娥 钟世军 王薇 王燕 马梁 
北京市地震局科技项目(BJWC-2023013)。
选取2009年1月至2022年12月唐山老震区的地震目录资料计算b值,利用格点搜索法确定b值下降幅度较大(≥20%)的区域作为异常区,分析该区域b值的时间变化特征,结合b值的时空变化研究该区域发生M4.0以上地震的危险性。研究发现,唐山老震区7次...
关键词:唐山老震区 异常特征 B值 格点搜索 
2020年7月12日古冶M_(S) 5.1地震前北京地电阻率异常分析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3年第3期87-94,共8页王丽红 王同利 武敏捷 李菊珍 岳晓媛 李红 
北京市地震局科技项目(项目编号:BJWC—2022011)。
使用曲线形态法和归一化速率法,分析了2020年7月12日古冶地震前北京地区地电阻率异常变化特征。通州、延庆和平谷台地电阻率归一化速率异常与本次地震均有较好地对应,发震时间均为异常出现后半年内。通州和延庆台1—2年尺度月均值曲线...
关键词:地电阻率 归一化速率法 曲线形态法 古冶地震 
北京及周边地区震群活动研究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3年第S01期211-213,共3页王薇 岳晓媛 钟世军 
北京市地震局技术微创新项目(项目编号:BJWC-2023009)。
1研究背景。震群是地震活动的一种形式,它的发生和发展与地下物质运动、应力状态、局部地区的构造条件和介质特性均相关(朱传镇等,1981)。受到外部作用后,断层应力增加或发震断层强度降低易导致震群的发生(Shelly et al,2016),其形成可...
关键词:首都圈 北京 震群 地震活动性 地震预测 
唐山地区震源机制一致性时空演化特征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3年第S01期218-219,共2页武敏捷 林向东 武安绪 岳晓媛 赵桂儒 钟世军 
北京市地震局技术微创新项目(项目编号:BJWC-2023014);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823205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41604045);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编号:XH200103)。
1研究背景。陈颙(1978)通过对一些强震震例的分析研究发现,强震前震源机制趋于一致的现象时有发生,提出震源机制一致性可作为描述地震活动性的一个新参数,用来确定区域内地震的危险性。国内外学者在震源区应力场研究的基础上,对震源机...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 一致性参数 时空演化 唐山地区 
京津冀交界地区小震活动特征研究
《华北地震科学》2023年第1期12-19,共8页岳晓媛 崔博闻 王丽红 马梁 王燕 
京津冀地区地震趋势及短临跟踪综合决策研究(2022020504)。
结合1992年以来京津冀交界地区中等以上(M_(L)≥4.0)地震活动,分析该地区小震活动的起伏变化特征并提取异常指标。分析发现,京津冀交界地区M_(L)2.0~2.9地震活动出现4个月持续增强且频次≥10后,8个月内发生M_(L)4.0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较...
关键词:京津冀交界地区 小震活动 高频异常 预报效能 
北京地区小震精定位结果初步探讨被引量:2
《中国地震》2022年第3期513-525,共13页钟世军 王治国 司政亚 孙海霞 岳晓媛 武敏捷 
北京市地震局面上科技项目(BJM_(S)-2022006、BJM_(S)-2022001);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200103);北京市地震局重点科技项目(BJZD-2021001)共同资助。
利用双差重定位方法对北京地区(39.2°N~41.2°N,115.2°E~117.6°E)2008年10月至2020年3月期间共6463个地震事件进行重新定位,得到4776个高质量地震事件的空间位置分布。定位结果均方根走时残差显著降低,震源间的相对位置精度明显提高...
关键词:北京地区 双差定位方法 小震集中 活动断裂 断陷盆地 隐伏断层 
基于会商资料的北京地区中等地震预测回溯研究
《地震研究》2021年第4期583-593,共11页朱红彬 李红 岳晓媛 李菊珍 王丽红 武敏捷 钟世军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8212041)资助.
依据北京市地震局1996年以来的原始会商资料,以北京及周边地区1996年以来发生的8次中等地震为例,针对震前异常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进行回溯性研究,追溯相关异常指标的形成过程和预测实效。通过震例研究和预测效能评估,提取近南北向小震条...
关键词:北京地区 中等地震 预测回溯 异常指标 预测指标 
北京地区小震活动与北京及周边地区显著地震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华北地震科学》2021年第4期87-94,共8页崔博闻 岳晓媛 王丽红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8212041)。
通过分析1997年以来北京地区小震活动的起伏变化发现,北京地区小震活动的起伏特征与北京及周边地区显著地震(ML3.9以上)存在一定相关性,主要表现为:若北京地区ML2.0~2.9地震月频度大于4,则北京及周边地区(39.5°~41.0°N,115.0°~117.6...
关键词:小震活动 显著地震 相关性 预报效能 
地震活动性总体参量R_t在北京及邻区地震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9年第6期28-34,共7页岳晓媛 武安绪 马梁 
北京市地震局资助
采用地震活动性总体参量Rt方法,研究北京及邻区Rt值在中等地震前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分析跟踪地震发生前研究区域地震活动状态,探讨中等地震孕震过程的异常信息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当Rt值大于阈值0.84时,研究区域地震活动状态比较稳定,...
关键词:北京及邻区 总体状态参量Rt 地震预测效能检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