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福公
出 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4年第1期78-85,共8页Marxism & Realit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机器与技术笔记’与历史唯物主义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1CZX00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机器及其资本主义应用的历史本质问题始终是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重要议题之一。马克思在1863年的“补充笔记本C”中重新摘录了德国工艺学家约翰·贝克曼的《发明史文集》。贝克曼关于工场手工业时期机器的双重社会影响,特别是工人与机器的激烈斗争的历史叙事内容,使马克思真正遭遇到“贝克曼难题”:机器的始源性双重面相何以可能?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总体语境,围绕机器与工资、机器与资本原始积累等主题,逐步深化了破解“贝克曼难题”的理论视域与思想逻辑。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全面揭示机器及其资本主义应用的历史逻辑和本质规律,正确区分了机器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深刻阐明了工人与机器的矛盾实质和斗争策略,实现了对“贝克曼难题”的科学解答和根本超越。
分 类 号:F091.91[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