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可以兴:李东阳对儒家诗教说的继承与发展  

The Potential of Poetry for Resuscitation:Li Dongyang'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 Poetry-centered Education Tradi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学堂 Sun Xuetang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文学院 [2]山东大学古代文学研究所

出  处:《东吴学术》2024年第1期52-63,共12页Soochow Academic

摘  要:李东阳的诗论中最核心、最具有典型意义和时代特色的观点不是“诗可以观”“诗可以怨”,而是“诗可以兴”。他一方面继承儒家诗学的功用论,尤重“陶写情性,感发志气”即“诗可以兴”的效用,另一方面又有意识地将“起兴”“比兴”“天真兴致”等不同理论层面的“兴”的多重意涵加以贯通,期待读者在“反复讽咏”中获得“神爽飞动”的感发,强调诗歌“贵情思而轻事实”,从而为儒家诗教说注入了新的审美内涵,代表了成、弘时期台阁文学的精神风貌。

关 键 词:功用论 志兴 感发 天真兴致 

分 类 号:I207.2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