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用论

作品数:52被引量:5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勇周畅段耀勇汤志波刘澍芃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西安邮电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北方文学(中)》《文学遗产》《文艺生活(艺术中国)》《国际安全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诗可以兴:李东阳对儒家诗教说的继承与发展
《东吴学术》2024年第1期52-63,共12页孙学堂 
李东阳的诗论中最核心、最具有典型意义和时代特色的观点不是“诗可以观”“诗可以怨”,而是“诗可以兴”。他一方面继承儒家诗学的功用论,尤重“陶写情性,感发志气”即“诗可以兴”的效用,另一方面又有意识地将“起兴”“比兴”“天真...
关键词:功用论 志兴 感发 天真兴致 
规谏、教化、救世:孔颖达《毛诗正义》诗歌功用论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年第1期134-153,共20页黄贞权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批准号:2021BWX032)阶段性成果
孔颖达《毛诗正义》继承了儒家传统的文艺观念和诗学主张并有所突破,认为诗歌的社会功能主要分为三种:规谏、教化和救世。囿于唐初的政治和历史文化语境的原因,孔颖达在阐释诗歌的社会功能基础之上,提出“诗人救世”、“直言切谏”、“...
关键词:孔颖达 毛诗正义 规谏 教化 救世 
诗功用论:波斯“诗以载道”与中国“文以载道”的比较研究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1年第3期357-370,共14页曹顺庆 周姝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方古代文艺理论重要范畴、话语体系研究与资料整理”(19ZDA289)阶段性成果
波斯的“诗以载道”和中国的“文以载道”皆属东方古代文艺理论范畴,二者均涉及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且在教化内容、作诗目的等方面具有相似之处。同时,在情感基调、信仰对象及教化形式上,二者又显现出诸多异质因素。本文立足于对波斯“诗...
关键词:波斯“诗以载道” 中国“文以载道” 东方文学 比较诗学 
石艳天下各领风骚——青田石雕之雕刻题材与传承谱系被引量:3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1年第4期70-75,共6页陈墨 
青田石雕品类众多,应用范围广泛,艺术优势明显,若以其功用论,可分为两大类:文玩雕刻和观赏雕刻。以其题材而分,可为:文玩印纽、花卉、山水、人物、动物等五大类。美石美刻,各领风骚,各具千秋。文玩雕刻,自元代以来,结合于书画、佳茗之中...
关键词:青田石雕 传承谱系 博采众长 功用论 花卉 雕刻 文化品位 
论中西文学功用论的差异——以古希腊和儒家文论为例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21年第1期27-29,共3页杨炎雨 
2020年广东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项目编号:YDY-2019-05)。
古希腊诗学一直作为西方诗学的源头得到继承和发展,孔子创建的儒家文学功用论一直占据中国古代文论的统治地位。本文从亚里士多德《诗学》和孔子提出的“兴观群怨”说为代表的文论功用理论出发,将此后产生的西方文论与中国儒家文学功用...
关键词:中西文学 功用 差异 原因 
中国古代石刻诗文功用论被引量:3
《语文学刊》2019年第5期37-44,共8页叶官谋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明清石刻诗歌集成与研究”(19BZW085);2017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17BZW002)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古代石刻诗文之功用主要有:以石刻诗文求万古流芳;以石刻诗文发布朝廷告示和乡规民约;以石刻诗文记载各类历史尤其是文人游史和思想怀抱;石刻诗文之校勘功用;石刻诗文之教化与多元激励作用;石刻诗文对文学发展之作用;石刻诗文之防...
关键词:古代文学 石刻诗文 功用研究 
儒家如何帮助美德伦理回应外来的批评?
《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19年第2期20-21,共2页黄勇 
在美德伦理刚开始复兴时,我们看到的主要是美德伦理对当时盛行的道义论和功用论伦理学的批评,而后者,正如当代美德伦理学的依夜者霍斯特豪斯(Rosalind Hurthouse)所说的,将刚刚开始复兴的美德伦理轻蔑地看成是邻里出现的一个外来的淘气...
关键词:美德伦理 伦理学 道义论 功用论 儒家 
当代美德伦理——古代儒家的贡献被引量:6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66-75,共10页黄勇 
曾经被看作是古代人伦理的美德伦理,在英语世界,经过几十年的复兴,不仅可与在近代世界占统治地位的道义论和功用论并驾齐驱,甚至有压倒后者的趋势。有鉴于此,不少做中西比较哲学的学者也努力论证儒家伦理实际上是一种美德伦理。这固然...
关键词:儒家 美德伦理 道义论 功用论 
鲁迅“为人生”的美术功用论探源
《美术观察》2018年第10期131-132,共2页陈国辉 
1913年,鲁迅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表达了两种相对立的艺术观点:“非功利化”与“功利化”的美术观点。“言美术之目的者,为所至繁,而要以人享乐为臬极。主美者以为美术目的,即在美术,其于他事,更无关系。”这种“非功利化”...
关键词:《拟播布美术意见书》 “为人生” 鲁迅 功用论 功利化 艺术观点 实际利益 
先秦时期的文艺起源及功用论
《理论月刊》2018年第5期67-72,共6页陈莉 
国家民委项目"民族文化融合语境下的中国审美文化教学和研究"(MW-JGLX15526)
文艺的起源和功用问题是文艺学中的一个理论难题。仅仅依据实物资料来解答文艺的起源和功用问题,带有较强的猜测性。先秦时期有关文艺起源和功用的零星讨论,可以弥补考古资料的片面性。《尚书》《周礼》《吕氏春秋》等先秦文献资料对文...
关键词:先秦时期 文艺起源 艺术功用 神秘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