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秦汉“庶人”考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魏道明[1] 

机构地区:[1]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  处:《青海社会科学》2023年第5期172-183,共12页Qinghai Social Sciences

摘  要:庶人本指平民,但先秦秦汉传世文献及简牍资料中的庶人,一般是指“庶人在官者”,也即供职于官府的平民,他们虽在官府任职但无禄秩、官阶,与官员(人)有别,故称庶人。这一群体人数众多,成分复杂,职责不一,庶人只是总称,具体称谓随职责不同、时代不同而各异。充任官员属吏者,称府史、非吏、下吏、小吏等,承担官府杂役者,称胥徒、徒、徒隶等,若是服务于皇帝,则称宦皇帝者。庶人服务官府的酬劳是授予的田地或禄食。庶人中的属吏包括宦皇帝者,身份时常流转,或成为享有禄秩的正式官吏,或因依附于君主而平步青云;但庶人中的杂役承担者,地位逐步下降,身份趋于固化,或为后世兵户、吏户、官户、杂户的源头。

关 键 词:先秦秦汉 庶人在官者 属吏 徒隶 宦皇帝者 

分 类 号:K207[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