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早期肿瘤及癌前病变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立玮 朱祖明 张振玉[2] 汪胜林 

机构地区:[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消化内科,江苏南京211100 [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出  处:《吉林医学》2024年第4期855-859,共5页Jilin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早期肿瘤及癌前病变病例,比较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的差异,提高内镜下对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消化内科2018年2月~2021年11月因上消化道黏膜病变行ESD治疗的患者共144例。收集144例ESD治疗的早期上消化道肿瘤及癌前病变患者一般情况,术前活检病理及内镜下表现,术后病理情况。对术前活检病理和术后病理进行差异分析。结果:144例病灶中食管37例(25.7%),其中食管上段2例(1.4%)、食管中段32例(22.2%)、食管下段3例(2.1%);胃107例(74.3%),其中贲门20例(13.8%)、胃体19例(13.2%)、胃角26例(18.1%)、胃窦42例(29.2%)。术前活检87例为IGIN(60.4%)、53例为HGIN(36.8%)、4例为早期癌(2.8%)。4例早期癌分别为1例高分化腺癌、1例中-低分化腺癌、2例食管鳞癌。术后病理65例为IGIN(45.1%)、57例为HGIN(39.6%)、22例为早期癌(15.3%)。完整切除率99.3%(143/144),1例胃部病灶肿瘤浸润至胃黏膜肌层,ESD术后切缘阳性率0.7%(1/144)。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对照发现,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一致率为70.5%(105/149),其中LGIN诊断一致率65.2%(60/92),HGIN诊断一致率60.4%(32/53),早癌诊断一致率75%(3/4)。术后病理升级的有52例(36.1%),其中胃43例(29.9%)、食管9例(6.3%)。术后病理降级7例(4.7%),其中胃5例(2.7%)、食管2例(1.3%)。将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比较,将病例分为病理升级及无病理升级两组,其中病理升级组37例,无病理升级组107例。针对性别、年龄、病灶位置、病灶形态等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病理差异与性别、年龄、病灶位置、病灶形态均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病灶结节样改变、粘膜表面发红、病灶面积等相关(P<0.05)。结论:ESD可以有效治疗上消化道早期肿瘤及癌前病变,但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存在一定差异性。

关 键 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 早期上消化道肿瘤 癌前病变 

分 类 号:R735[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