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磊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十月》2024年第2期49-53,共5页october
摘 要:1乌托邦西川曾说海子是一个“渴望飞翔的人”,一方面指的是个人在困境中的一种状态,更多的是强调一个人崇高的精神愿望。骆一禾也特别指出:“海子不惟是一种悲剧,也是一种精神氛围。”这种精神性在当代诗歌语境里一直都保持得非常坚定,这么多年来,无论经历了多么繁杂喧嚣的诗歌事件和现象,即使诗在当代社会和文化文学场域中已经褪色或边缘化了,其精神质地也一直非常纯粹和完整。正是这样的精神渴望滋养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代代的诗人。回顾这四十年,我发现当代汉语诗歌一直有一种潜在的内驱力,与民刊有关,更与这种精神性有关,与“飞翔”有关,以至于很多诗人不自觉地像海子一样在高处“俯视大地”,看着风云变幻的现实如何荒诞地肢解了几乎所有人的生活和理想。我不得不承认,海子之后再无浪漫主义的乌托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