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历史的辩证法——陈晓明和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何平[1]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24年第1期130-137,共8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文学经验和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9ZDA27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从早年在西方文艺理论领域的深耕,及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集中转向文学批评实践且随之获得广泛关注,陈晓明的文学批评是以深厚的文艺理论积累为基础,同时,强调对于中国文学“在地性”的考察,围绕特定的视角,根据具体的现象问题作出明晰的分析论述。在这一过程中,从依据“后现代性”为路径要义“退回”到对现代性的郑重反思,也是“青年”陈晓明与“晚郁风格”陈晓明显豁的分期界限。而陈晓明有关“后现代性”与“现代性”、“历史性”与“当代性”、“本土经验”与“走向世界”在框架设计、思维逻辑、价值立场等层面非同寻常的判断取舍,注意其相应主张态度所显现的里达长期的跟踪研究,旨在寻求德里达解构主义背后的“底线”“超越意义”“肯定性意义”,这是陈晓明文学批评的“底线”。

关 键 词:中国文学批评 西方文艺理论 文学批评实践 陈晓明 后现代性 改革开放时代 本土经验 思维逻辑 

分 类 号:I206.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