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翼[1]
机构地区:[1]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24年第1期157-160,共4页
基 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新世纪河南青年作家乡土创作研究”(课题批准号:2020BWX012)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研究者往往将马原小说中“叙事圈套”的形成归功于叙述者、隐含作者以及作者本人,而相对忽略了小说中的受述者、隐含读者和那些阅读马原小说的真实读者。事实上,文本的叙述交流是在叙述者与受述者之间完成的,要想比较全面地、完整地呈现出马原小说叙述交流的内容,就不应忽视受述者、隐含读者、真实读者等元素的作用和价值。因此,由“读者”的角度重读马原小说,通过细致的厘析其受述者、隐含读者、现实读者的类型与功能,或能发现驱动马原小说叙事演进的某些动力因素,也能在重返历史情境的基础上,对马原小说的价值做出更加客观的考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3.14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