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述者

作品数:53被引量:11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谭君强肖俏张连桥曲晓梅申丹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山西传媒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东南传播》《科技信息》《中国民族博览》《戏剧艺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播客叙事:记忆空间建构下叙事者与受述者的情感连接——基于对喜马拉雅《时光谣》的观察
《采写编》2024年第12期179-180,共2页杨晓娟 张晋 
202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重点课题《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舆论工作的历史经验及时代启示研究》成果之一(编号:20230104002)。
情感化是数字叙事的重要路径,播客这种以声音为载体的媒介在叙事情感化上与视频、文本等存在明显差异,且播客叙事中不同栏目的情感化方式也不同。其中,以特定历史为情感切入,通过建构记忆空间寻求与受述者的情感连接,是播客叙事情感化...
关键词:播客叙事 情感连接 记忆空间 
读者及其在叙述交流中与文本和作者的互动
《英语研究》2024年第2期83-97,共15页谭君强 
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项目“21世纪以来叙事学前沿理论研究与翻译”(CY2262420223)的阶段性成果。
在从作者到读者的叙事文本的交流过程中,读者往往被视为文本的消费者和接受者,被置于该交流过程的末端。实际上,读者绝非文本的被动接受者。在叙述交流过程中,读者与作者及叙事文本本身形成一个交流的循环,对文本和作者产生种种反应,与...
关键词:读者 真实读者 作者的读者 受述者 文本 互动 
论叙述者的功能与形态:“框架”与“人格化”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4年第4期39-45,共7页赵毅衡 孙少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艺术中的重要美学问题研究”(编号:20&ZD049)。
叙述的生成和传达是叙述者独有的底线功能。在叙述生成时,各要素的选择与组合依据的是已有的文化程式、规定和媒介属性。这些程式、规定和媒介构成叙述文本的框架,叙述者也随之形成。此阶段的叙述者为“框架叙述者”。在传达叙述时,传...
关键词:“框架—人格”叙述者 功能 形态 受述者 
受述者、隐含读者与读者——阅读马原小说不应忽视的三个叙述元素
《文艺争鸣》2024年第1期157-160,共4页张翼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新世纪河南青年作家乡土创作研究”(课题批准号:2020BWX012)的研究成果之一。
研究者往往将马原小说中“叙事圈套”的形成归功于叙述者、隐含作者以及作者本人,而相对忽略了小说中的受述者、隐含读者和那些阅读马原小说的真实读者。事实上,文本的叙述交流是在叙述者与受述者之间完成的,要想比较全面地、完整地呈...
关键词:隐含读者 马原小说 受述者 隐含作者 叙述交流 不应忽视 叙述者 叙事圈套 
第二人称叙事中的受述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30-136,F0002,共8页谭君强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BZW013);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项目(CY2262420223)。
在叙事学研究与叙事作品分析中,与叙述者相比,受述者受到的关注要少得多。实际上,作为整个叙述交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受述者的地位及其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第二人称叙事或“你—叙事”是伴随后现代小说的兴起而频繁出现的一种叙事...
关键词:第二人称叙事 受述者 叙述者 叙述层次 
理想受述者与读者修辞模式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1-15,共15页  刘巨文(译) 
在把理想叙述读者的术语/概念替换为理想受述者的术语/概念的基础上,我们提议修改修辞性叙述理论的小说读者模型(真实的、作者的、叙述的、理想叙述的,和受述者),这里理想受述者被定义为叙述者希望他们正对之讲话的读者。这一修改提请...
关键词:修辞性叙述理论 作者 叙述者 受述者 理想受述者 
工业叙事的重塑:电视剧《麓山之歌》的创新意义被引量:4
《电视研究》2022年第12期111-114,共4页吴格尔 
电视剧《麓山之歌》以市场与口碑的双重认可成功“出圈”,成为新主流工业题材电视剧代表作品。本文认为,《麓山之歌》通过叙事主题改变、叙事角色置换、叙事语言创新,完成了工业题材电视剧的叙事重塑,并以新方式延续革命的宏大叙事构建...
关键词:《麓山之歌》 工业叙事 受述者 新“三工”景观 
国家通用语言推广需求下影视作品的受述者形态分析
《中国民族博览》2022年第15期131-134,共4页王宝国 林焮婷 彭玉林 刘庆华 
如今,影视文本中对受述者的分析愈加重视,为了使影视作品更好地满足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的需求,从而对影视作品的受述者形态进行进一步讨论。“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本文的核心主旨是探讨民族地区之间人民的不同需求能否在影...
关键词:受述者 国家通用语言 个人意识 功能性 
听觉叙事的问题意识与理论建构被引量:8
《江西社会科学》2021年第11期108-115,共8页张泽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谶纬源流与中国叙事文学”(21BZW050)。
从叙事学的理论发展来看,听觉叙事研究弥补了过去叙事学在"受述者""隐含读者""真实读者"等方面研究的不足。听觉叙事研究针对听觉钝化和视听失衡等问题展开理论研究,以"语音独一性"作为理论基础,将幻听、灵听、偶听、聆听、聆察等各种...
关键词:听觉叙事 隐含读者 受述者 叙事交流 
《弗兰肯斯坦》中的叙事技巧研究
《文学少年》2020年第15期0040-0040,0112,共2页赵颖 彭倩 
《弗兰肯斯坦》是一部叙事结构复杂的科幻著作。十九世纪的玛丽·雪莱并未使用单一叙述者及单个明确的叙述情境 这类常见的叙述方法,而是利用叙述层次、叙述者与受述者及叙事聚焦的变化,使读者可以从不同的叙述视角来认识同一件事, ...
关键词:玛丽·雪莱 叙述层次 叙述者与受述者 叙事聚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