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君强

作品数:81被引量:340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抒情诗叙事学叙述者叙事学分析叙事作品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文学研究》《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社会科学》《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虚构与非虚构叙事中的作者自我
《思想战线》2024年第4期108-116,共9页谭君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古典抒情诗叙事学研究”阶段性成果(20BZW013);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项目“21世纪以来叙事学前沿理论与翻译”阶段性成果(CY2262420223)。
虚构叙事与非虚构叙事的作者都是文本的创作者。但是,作者自我在虚构叙事与非虚构叙事中的表现却是不同的。在虚构叙事中,叙述者不同于作者,作者自我以一种间接介入的方式表现出来;在非虚构叙事中,作者等于叙述者,二者合而为一,作者自...
关键词:虚构叙事 非虚构叙事 作者—自我 读者 叙事伦理 
论虚构叙事中的不在场叙述者、零叙述者与无叙述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09-116,共8页谭君强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BZW013);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项目(CY2262420223)。
在叙事理论研究中,虚构叙事中的叙述者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在探讨叙事文本的讲述及其内在交流中,它都起着核心作用。伴随叙述者这一中心概念,产生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附属概念。本文集中探讨不在场叙述者、零叙述者与无叙述者三个相...
关键词:虚构叙事 叙述者 不在场叙述者 零叙述者 无叙述者 
第二人称叙事中的受述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30-136,F0002,共8页谭君强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BZW013);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项目(CY2262420223)。
在叙事学研究与叙事作品分析中,与叙述者相比,受述者受到的关注要少得多。实际上,作为整个叙述交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受述者的地位及其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第二人称叙事或“你—叙事”是伴随后现代小说的兴起而频繁出现的一种叙事...
关键词:第二人称叙事 受述者 叙述者 叙述层次 
叙事学是一门富于生命力的学问——谭君强教授访谈录被引量: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1-19,共19页舒凌鸿 谭君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古典抒情诗叙事学研究”(20BZW013)
自中国学界打开向西方汲取养分的大门,西方文艺理论在与中国文化语境结合的过程中,许多理论与思潮显赫一时,潮起潮落,各领风骚。在此背景下,中国叙事学研究却一直蓬勃发展,长盛不衰,显示出勃勃生机。当代叙事学自20世纪60、70年代在西...
关键词:叙事学 审美文化叙事学 比较叙事学 诗歌叙事学 
论詹姆斯·费伦叙事修辞诗学十原则被引量:3
《中国文学研究》2023年第2期1-7,共7页谭君强 
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项目“21世纪以来叙事学前沿理论研究与翻译”(CY2262420223)。
叙事修辞研究是叙事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面向,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詹姆斯·费伦是这一领域的重要学者。在其2017年的《某人告诉某人:叙事修辞诗学》一书中,他围绕人物与人物的对话、可能的不可能性、叙事进程中的交叉现象,以及从或然性...
关键词:詹姆斯·费伦 叙事修辞诗学 原则 修辞范式 价值与意义 
叙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良好范例——谈米克·巴尔的叙述学姊妹作《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与《叙述学实践》被引量: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99-105,共7页谭君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BZW013);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项目(CY226242022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叙述学理论的突出品格,也是它吸引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要原因。在这方面,米克·巴尔的叙述学姊妹卷著作《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与《叙述学实践》是引人注目的良好范例。两部著作各有侧重,相互配合,均以文本、故事、...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 《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 《叙述学实践》 马赛克 细读 
论抒情诗的历史空间呈现被引量:2
《思想战线》2022年第3期154-161,共8页谭君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典抒情诗叙事学研究”阶段性成果(20BZW013);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1世纪以来叙事学前沿理论研究与翻译”阶段性成果(CY2262420223)。
在抒情诗中,由情感抒发产生的叙事交流主要不是以线性叙事的方式,而是以空间叙事的方式进行。抒情诗的空间叙事,表现为空间意象叙事,这种意象叙事以多种方式呈现出来。历史空间呈现是其中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不同于历史叙事,抒情诗的历...
关键词:抒情诗 历史叙事 文学叙事 空间呈现 情感交流 
谁知道主人公到底在想什么——毛姆《月亮与六便士》叙事修辞与认知研究
《英语研究》2021年第2期11-22,共12页谭君强 
《月亮与六便士》在毛姆的小说中具有突出地位,引起了广泛关注。读者对作品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具有种种不同的认识。从叙事修辞和认知研究的角度出发,围绕"主人公到底在想什么"这一问题,可以厘清叙述者与主人公的关系,剖析小说独特的叙述...
关键词:《月亮与六便士》 主人公 叙述者“我” 叙事修辞与认知研究 
米克·巴尔叙述学理论研究[笔谈]被引量:3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126-137,共12页谭君强 王进 段炼 王振军 陈芳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米克·巴尔叙事诗学研究》(14CWW002)阶段性成果。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米克·巴尔一直是活跃在国际学术界的知名学者。米克·巴尔的学术生涯始于叙述学研究,其《叙述学:叙事理论导引》(英文)已再版四次,前三版均有中文译本,第四版也即将与读者见面。米克·巴尔的学术兴趣除叙述学外,还...
关键词:米克·巴尔 叙述学 中文译本 学术兴趣 学术生涯 理论导引 方法论意义 笔谈 
济慈《圣亚尼节前夕》叙事修辞解读被引量:1
《外国文学研究》2021年第2期70-79,共10页谭君强 
英国诗人济慈的《圣亚尼节前夕》不仅是一部杰出的叙事诗,而且可以从多方面关联起济慈的创作及其思想。从作品的叙事修辞入手,结合图式理论展开对长诗的探讨,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其不同凡俗的叙事力量及其产生的有力影响。该诗在传...
关键词:济慈 《圣亚尼节前夕》 叙事修辞 框架 图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