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谈

作品数:5775被引量:15030H指数:4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那开宪蔡昉刘守英李学勤魏后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日常生活研究的学术反思与实践路径(笔谈)
《民间文化论坛》2025年第2期20-29,共10页萧放 户晓辉 李牧 
民俗传统与中国当代日常生活秩序的重建民俗学是研究人民生活文化的学问,它以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为研究对象,目的是通过对民俗生活事象的掌握,进而理解普通人生活中的个体情感与社会需求,以及日常生活背后的行动逻辑与文化传统的力量。...
关键词:民俗生活 民俗传统 个体情感 民俗学 学术关怀 日常生活 正常状态 
教育现代化的“中国式”笔谈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51-64,共14页孙杰远 杨小微 徐冬青 程亮 游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3年度教育学重大项目“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研究”(VAA230006)。
为促进教育现代化迈向更高水平、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目标愿景和形成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气象、中国风格、中国范式贡献理论力量,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亟待突破:亟需深化认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性与世界一般性的关...
关键词:中国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人才 中国文化传统 
中国式现代化史的多维解读(笔谈)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27,共27页虞和平 郑大华 武力 杜继东 褚金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长城学者计划”项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24CCXZ008);中国社会科学院“长城学者计划”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25)”(2024CCXZ0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共产党报刊纪念性新闻的历史记忆建构研究”(22FXWB024)。
本刊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历史研究部共同策划的“中国式现代化史的多维解读”笔谈,旨在进一步推动学术界对中国式现代化史进行长时段、跨学科、跨国别的深入研究,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贡献史学智慧和力量。笔谈围绕...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 多维解读 中国早期现代化 阐释体系 虞和平 基本脉络 
修道的教育:儒家教育思想笔谈
《天府新论》2025年第2期72-75,共4页柯小刚 
《中庸》开篇三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是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纲领。教育首先是“修道”,而不是知识灌输和职业技能培训,更不是刷题升学。在今天这个工具理性和数字化考核的时代,重温修道的教育思想,回到教之为教的本原...
关键词:儒家教育思想 单向灌输 率性之谓道 有朋自远方来 尽在不言中 学而时习之 人不知而不愠 《论语》 
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笔谈)
《重庆高教研究》2025年第2期7-17,共11页陈洪捷 魏丽娜 陈涛 罗英姿 王东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专业博士实践能力培养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研究”(BIA230216);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路径研究”(JGKT24_B009)。
研究生分类培养是当前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学术训练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受到很大的挑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如何适应不同行业和职业领域的要求、如何面对不同行业职业需求培养高...
关键词:分类培养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学术训练 实践型人才 研究生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博士培养 专业博士 
教育强国建设与新时代高等教育数字化变革(笔谈)——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被引量:1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25-36,共12页王志军 兰国帅 聂竹明 王娟 李海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国家级一般课题“联通主义学习中群体协同知识创新研究”(BCA200092);河南大学科研实验室(平台)2023年面向本科生开放性课题项目“河南省高校教师数字化转型能力框架构建及提升路径研究”(20231403081);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互联网+’促进教育精准扶贫的路径与策略研究”(AHSKY2020D120);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区域规模化应用模式与实践成效研究”(BCA230269);202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西部项目“大语言模型会话机器人支持的西北边疆乡村教师高质量教研研究”(XCA240326)。
本期推出的笔谈,力求以新时代高等教育数字化变革促进教育强国建设,以教育强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全新的思想武器》一文,提出联通主义指导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思想武器。高等...
关键词:教育强国 数字化 联通主义 终身学习 新质人才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十五五”旅游发展:关键问题与理论创新
《旅游学刊》2025年第3期3-3,共1页厉新建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十五五”规划是我国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关键性规划,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各个领域都将高度重视“十五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为此,要深入分析经济发展形势变化、人...
关键词:经济发展形势 基本实现现代化 旅游强国 规划编制 深度融合 学术研究 体系构建 旅游业 
人工智能助力高等教育变革大家谈(笔谈)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5年第5期1-5,共5页宋式斌 李艳丽 姜开达 陈怀楚 魏晋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让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模式等发生深刻变革,《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特别关注...
关键词:高等教育变革 教育强国 人工智能 战略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 助力 全国两会 
政治理论视野中的爱国主义(笔谈)
《政治思想史》2025年第1期25-55,共31页王海洲 高景柱 黄璇 朱慧玲 于京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礼仪制度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22&ZD170);南京大学新时代文科卓越研究计划中长期研究专项“政治现象学研究”的阶段成果;2021年国家文化英才培养工程专项资助项目“当代政治思想中的爱国主义理论研究”(2021QNYC011)的阶段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优绩主义及其分配正义理论研究”(22BZX076)的阶段成果。
这组笔谈的主要内容整理自2024年7月23日“政治学人·大学问”组织的圆桌论坛。在国家理论愈发获得人们重视的过程中,爱国主义理论也重新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在爱国主义理论中,有一些重要的问题值得引起人们的关注,例如,什么是爱国主义?...
关键词:内容整理 爱国主义 理论视野 圆桌论坛 政治学 起源和发展 笔谈 
“先学后教”的多元解读与理性思考(笔谈)
《宜宾学院学报》2025年第3期95-109,共15页查有梁 朱文辉 郑子鑫 冀蒙 张鸿儒 闫振 张钰苑 许齐娟 
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先学后教模式构建研究”(GH22887)。
“先学后教”作为植根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的本土化教学模式,通过重构“教”与“学”的时空序列,在实践层面形成了以“预习导案——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精讲点拨”为特征的教学流程,既呼应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重构知识内化过程...
关键词:先学后教 先教后学 教学时序 教学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