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经典诠释理论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邦金 

机构地区:[1]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出  处:《求索》2024年第2期39-46,共8页Seeker

基  金: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重大项目“经子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9GZGX04)

摘  要:在中国哲学转型的明清之际,王夫之成就了继朱熹之后中国古典哲学诠释的又一座高峰,这与他对经典诠释的方法自觉是分不开的。船山尊经而不唯经,在依经立义的同时又出入佛道,呈现出多元兼收的博大气象。在学术立场上,经典诠释尊朱而又不唯朱,力图形成在诠释风格和思想旨趣上皆有别于朱子集注体系的新范式;在文本与义理的诠释循环问题上,船山主张在训释字句的基础上“先大义而后微言”,既区别于明儒的虚玄,又不同于清儒的琐碎;在诠释主体的共情与裁断能力方面,王夫之主张“斟酌群心,徐喻至理”和“通识而成其独断”,特别重视诠释主体的情境代入和居间裁断,力求达到继承与创新的平衡统一。这些诠释原则和方法,对于我们“后经学时代”活化并传承文化遗产是有示范和启发意义的。

关 键 词:船山 经典诠释 经学基础主义 诠释循环 

分 类 号:B249.2[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