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邱焕星 Qiu Huanxing
机构地区:[1]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 处:《文艺理论与批评》2024年第2期16-27,共12页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摘 要:相对于日本时期鲁迅关于文明论的集中论述,《祝福》在其文明论探索中具有“后史”的意义,它展示了回国后的鲁迅开始直面中国现实,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理念,逆转了早期中体西用的文明复古论,呈现了一个兼容文学与启蒙路径的文明等级论。但是,鲁迅在创造新的代言发声系统时,也把底层解放转换成了底层叙事,陷入了知识分子主体、思想革命、城市面向和向上超越的文明偏至困境,被迫开启了新的文明探索之路。所以,文明之路不能止于代言发声,而应该通过历史的辩证法诉求全面解放,实现物质和精神、精英和民众、传统与现代、世界与中国的有机结合,进而达至“会通”的文明新宗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4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