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阚海英[1]
机构地区:[1]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
出 处:《金钥匙(汉文、蒙古文)》2022年第6期37-48,共12页
摘 要:诗创作是一种精神生产,而精神只有作为个别人的实在的意识和自觉意识才能存在。按一定语调写成的作品既已存在,它就成了一种现存的榜样,可以借人模仿,按类似的或相同的语调去歌唱。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既是生存之诗,也是隐蔽之诗、信念之诗。“自我与信念”仍是贯穿弗罗斯特诗歌始终的核心主题。他的诗歌从农村生活中汲取题材,与19世纪的诗人有很多共同之处,却较少具有现代派气息。燕南飞写的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瞬间打开个体生命体验,囊括生命全部的沧桑、困惑与迷茫,对灵魂的叩问不断加深着他对生活的认知。燕南飞的诗中,语言艺术与生活深度的探索并重。弗罗斯特和燕南飞的诗歌对乡间、故土的眷恋与抒情,爱情、情感的书写与执着,孤独、死亡的抒写与决绝等方面具有相似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