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性与地方性的游戏——“二高表演”“中国特色”后现代舞蹈的地方经验与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阎雪琦 

机构地区:[1]北京舞蹈学院

出  处:《舞蹈》2024年第2期82-92,共11页Dance

摘  要:“在清代,广州十三行一些吃洋务饭的中国人,每逢过年时,都会到洋人的商馆里去拜年,一进门便不停讲着‘恭喜发财’。在当时,只吃洋务饭的人到商馆里来拜年,商馆里的洋人,按例是不回拜的。因为这是中国人过新年,不属于洋人。”~1清末年间在广州洋行工作的英国人威廉·亨德在《洋人在广州》中的回忆成为“恭喜发财”有据可考的源头。无独有偶,由清代作家吴趼人撰写,描述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时种种社会乱象的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20年目睹之怪现状》也于第八回写道:“我说道:‘恭喜发财!’”追溯历史,其实早在《论语》中便有“恭,近于礼;喜,犹福也”的说法,然而,将恭喜与发财配而用之,则成为洋务运动中帝国列强与清政府、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双双碰撞下的“广州特产”,其中不乏国人讨生活的艰辛。

关 键 词:帝国主义侵略 洋务运动 广州十三行 恭喜发财 追溯历史 身份认同 吴趼人 过新年 

分 类 号:J705[艺术—舞蹈]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