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磊[1]
机构地区:[1]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031
出 处:《今古文创》2024年第14期70-72,共3页
摘 要:中国的女性节烈旌表传统由来已久,至清朝晚期发展到顶峰。徽州文书《清光绪黟县汪姓益隆店业讼案文抄》中余氏亡故25年后未获旌表以及旌表制度以“追旌”“补旌”的形式出现,是晚清请旌竞争激烈的结果,反映出清朝中央政府在严重的内忧外患下希望进一步借助这一制度加强基层社会控制的目的。同时,地方乡绅也参与其中,与国家政策高度配合,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秩序的安定,然而,在此价值体系之下,女性群体则深受其害,成为礼教制度下最大的牺牲品。此外,旌表制度与节烈观念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徽州乃至整个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独特面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