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异质性”对“可比性”的遮蔽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出  处:《新华文摘》2024年第7期165-166,共2页

摘  要:姜哲在《江海学刊》2023年第6期撰文指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在国际比较文学界的发声令人瞩目,但也需冷静反思。其提出的“比较文学变异学”以“异质性”代替“可比性”,只是源于对“法国学派”和“美国比较文学”的草率抽象而已。“变异学”痴迷的“异同游戏”是对比较文学“可比性”问题的遮蔽。在重访“法、美之争”并勾稽二者之深细牵连的基础上,比较文学的“可比性”问题应该被理解为“可汇通性”,而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可比较性”,而且,以“可汇通性”为其内涵的“可比性”,不是一个“实体性”概念,而是一个功能性概念。

关 键 词:法国学派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比较文学变异学 可比性 汇通 可比较性 异质性 实体性 

分 类 号:I20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