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作品数:43被引量:13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曹顺庆李伟昉王蕾程培英李平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河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美与时代(美学)(下)》《求索》《中国比较文学》《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再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2期1-16,共16页卢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比较文学方法论与话语建构研究(1978-2020)”(21BWW02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大变局’背景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机遇与挑战研究”(2023)。
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建议曾一度饱受“为时过早”,有违“国际胸怀”的学科理想和缺乏中国特色的创新理论的批评。但是,在21世纪初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者审时度势对建立“中国学派”的时机进行了全新的判断,不...
关键词:比较文学 “中国学派”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异质性”对“可比性”的遮蔽
《新华文摘》2024年第7期165-166,共2页
姜哲在《江海学刊》2023年第6期撰文指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在国际比较文学界的发声令人瞩目,但也需冷静反思。其提出的“比较文学变异学”以“异质性”代替“可比性”,只是源于对“法国学派”和“美国比较文学”的草率抽象而已。“变异...
关键词:法国学派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比较文学变异学 可比性 汇通 可比较性 异质性 实体性 
曹顺庆对创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贡献——以《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为中心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1-5,共5页李伟昉 
著名学者曹顺庆围绕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尤其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理论体系建设问题,推出了一系列自成一体的有影响的论著,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学术建树,奠定了他在新时期中国比较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其代表性论文成果之一《比较文学中国...
关键词:曹顺庆 学派倡导者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 理论贡献 
马克思主义观照下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理论发展与创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年第19期17-20,共4页海雪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学科理论体系体现了文学的发展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国学派从真正意义上践行了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世界文学”的学科宗旨,尊重“同与异”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创造性地将异质性与变异性纳入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世界文学 异质性 
平行研究在中国--兼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特征被引量:3
《中国比较文学》2021年第3期37-47,共11页高胜兵 
安徽省质量工程“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编号2020wyxm082)的部分成果。
平行研究这一范式在比较文学学科中取得合法性的地位归功于美国学派,它也是美国学派的标签。20世纪80年代复兴的中国比较文学深受美国学派的影响,沿袭美国学派对比较文学的界定,甚至很多人误将平行研究等同于美国学派的研究范式。实际上...
关键词:平行研究 美国学派 中国学派 跨文化 比较文学学科 
朱光潜《诗论》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建设的意义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1年第9期7-10,共4页吴家荣 
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项目研究成果。
朱光潜的《诗论》对创建中国比较文学学派有着重要的贡献。《诗论》中,朱光潜不仅以平行研究的方法,积极开展中西文学的比较,更是较早地运用西方理论阐释、分析中国文学作品,使中国文学作品获得别开生面的意义,揭示了“阐发研究”不同...
关键词:朱光潜 诗论 比较文学 中国学派 
文化自信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创建被引量:19
《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9期135-159,207,共26页李伟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莎士比亚戏剧本源系统整理与传承比较研究”(19ZDA294)阶段性成果。
创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既是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历史逻辑的必然,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学术创新能力和文化自觉程度,体现了中国学者为世界学术作出贡献的远大志向。对跨文化研究和阐发研究等核心问题的争论,是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进程中最引...
关键词:比较文学 中国学派 跨文化研究 阐发研究 文化自信 创建 
走向世界文学的国际比较文学中国学派被引量:3
《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7期162-173,282,共13页纪建勋 
1990年代外国文学研究界关注的两个热点对今天的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研究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揭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伪命题"背后的"真历史",可以厘清走向世界文学的国际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学术空间;借"外国文学研究方向与方法探...
关键词:“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比较文学 外国文学 中国学派 第三阶段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建立的可能与必然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33期52-52,共1页谢思源 
一、建立中国学派是比较文学的必然趋势李达三在《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中提出了中国学派拟达成的五个目标。这五个目标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从最小级别的中国到非西方国家(如:日、韩)和“第三世界”,一直到比较文学真正的世界化。其目的并...
关键词:亚洲文学 比较文学 法国学派 美国学派 第三世界 世界化 非西方国家 层层递进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斯蒂文·托托西·德·让普泰内克教授访谈录
《外国语文研究》2018年第4期103-108,共6页张叉 斯蒂文.托托西.德.让普泰内克 
2016年四川省社科规划基地四川省比较文学研究基地项目"比较文学中外名人访谈录"(项目编号SC16E036)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是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张叉对普渡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斯蒂文·托托西·德·让普泰内就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专题所作的访谈录。访谈中,斯蒂文·托托西·德·让普泰内教授回顾了自己的生活与学术经历,讨论了比较文学学者应...
关键词:比较文学 数字人文学科 文学经典 比较文化研究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