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昉

作品数:70被引量:19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莎士比亚比较文学莎剧六朝志怪小说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比较文学》《文艺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当代外国文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古典戏剧与莎剧百年比较及其文化价值
《文学评论》2025年第1期138-148,共11页李伟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莎士比亚戏剧本源系统整理与传承比较研究”(19ZDA29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古典戏剧与莎剧比较是中国近代以来中外文学比较史上一个颇为典型的文化现象。选择性比较与褒贬性评判是比较中常常表现出来的两大共性问题,体现出不同学者之间学术立场及其价值旨趣的差异。中国古典戏剧与莎剧百年比较构成了认知...
关键词:中国古典戏剧 莎剧 中西比较 守德弘道 文化互鉴 
重访“大象的墓地”:莎士比亚来源研究的历史、困境、转向与方法论意义被引量:2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43-51,153,共10页杨康恩 李伟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莎士比亚戏剧本源系统整理与传承比较研究”(19ZDA294)阶段性成果。
莎士比亚来源研究自17世纪后期开始出现,至20世纪逐渐偏向语言学和史料学研究,产生了布洛的集大成之作《莎士比亚的叙事和戏剧来源》。随着新历史主义与文化研究浪潮的兴起,传统来源研究逐渐陷入沉寂,甚至被格林布拉特称作“大象的墓地...
关键词:莎士比亚 来源研究 格林布拉特 大象的墓地 方法论意义 
加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史书写的主体意识——以比较文学教材编写为中心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4年第3期31-40,共10页李伟昉 
重视中国比较文学史前史或渊源期的书写,进一步辩证看待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比较文学产生的主客观原因,以及增补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等方面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加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史书写的主体意识,并自觉构建中国自主话语知识体系。...
关键词: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史 教材编写 主体意识 主客观因素 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 
外国文学研究的中国立场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外国文学研究》2024年第4期29-32,共4页李伟昉 
外国文学研究不仅需要中国立场,而且更需要基于中国立场的自主知识体系的积极建构。没有基础性、标识性的中国概念作基础,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就失去了目标和意义。中国古代有无悲剧的百年争论,既说明建构中国悲剧概念的不易,又折射出自主...
关键词:外国文学研究 莎士比亚 中国立场 中国悲剧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哥特小说中对魔鬼书写的圣经渊源
《圣经文学研究》2024年第1期254-280,共27页马衡 李伟昉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世纪英格兰题材传奇中的民族认同建构研究”(2021BWX042);河南大学创新团队项目“经典阐释与文学文化比较研究”(2019CXTD006)的阶段性成果。
圣经中源于上帝与魔鬼对立的善恶观,直接影响了整个西方文学的观念。邪恶的恐怖之源往往与魔鬼及其仆从有关。通过书写源于圣经的魔鬼,哥特小说揭示人类思想深处的善恶斗争。魔鬼出没于人类的日常生活,通过引诱、订立契约和附身,让人们...
关键词:哥特小说 魔鬼 圣经 渊源 
威尼斯在莎剧中的政治地理学意义——以《威尼斯商人》与《奥瑟罗》为中心被引量:1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74-80,154,共8页李莹 李伟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莎士比亚戏剧本源系统整理与传承比较研究”(19ZDA294)阶段性成果;河南大学研究生培养创新与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项目“莎士比亚戏剧的政治地理学研究”(SYLYC2022030)阶段性成果。
莎士比亚将《威尼斯商人》和《奥瑟罗》这两部戏剧的故事发生地设置在威尼斯,寄寓了深刻的政治地理学意义:作品通过对威尼斯人利用海洋环境勇敢开拓海洋经济的赞颂,美化了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海外殖民探险和海盗活动,从而具有鼓励英国国...
关键词:威尼斯 政治地理学 《威尼斯商人》 《奥瑟罗》 
西方莎剧材源研究的特点及其启示——以《哈姆莱特》为中心被引量:1
《文艺研究》2023年第12期94-106,共13页李伟昉 
在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后期的两百多年里,西方学术界的莎士比亚创作材源研究集中体现在伦诺克斯《被阐释的莎士比亚》、科利尔和哈兹里特《莎士比亚的图书馆》与布洛《莎士比亚的叙事和戏剧来源》等三部著作中,标志着莎士比亚材源研究...
关键词:《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 伦诺克斯 西方学术界 批评模式 莎剧 科利尔 布洛 
曹顺庆对创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贡献——以《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为中心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1-5,共5页李伟昉 
著名学者曹顺庆围绕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尤其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理论体系建设问题,推出了一系列自成一体的有影响的论著,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学术建树,奠定了他在新时期中国比较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其代表性论文成果之一《比较文学中国...
关键词:曹顺庆 学派倡导者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 理论贡献 
莎士比亚与艺术跨学科研究的考察及其意义
《社会科学战线》2023年第3期156-164,共9页李伟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294);河南大学重点项目(2019CXTD006)。
莎士比亚与艺术跨学科研究是基于莎士比亚跨学科影响事实的关系研究,从中可窥莎士比亚在艺术的不同领域所留下的深广影响印迹,见证不同的媒介形式以自己特有的表现方式对莎士比亚的精彩诠释和有力传播。莎剧从民族文学跻身于世界文学经...
关键词:莎士比亚 艺术跨学科研究 借用重构 商业性 阐释立场 
《裘利斯·凯撒》:政治演说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意识及文化观念
《山东社会科学》2022年第9期62-70,共9页于艳平 李伟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莎士比亚戏剧本源系统整理与传承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9ZDA294)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对莎士比亚戏剧《裘利斯·凯撒》中三个政治演说情节,即凯撒的演说、勃鲁托斯的演说及安东尼的演说,与其来源文本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相关记载进行对比阅读,借用语用语言学中的合作原则、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从语言交际的视...
关键词:《裘利斯·凯撒》 文艺复兴 政治演说 历史意识 文化观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