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仿”作为一种创作机制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  被引量:1

The Influence of"Imitation"as a Creative Mechanism on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敖日力格[1] 姜欣辰 Aori Lige;Jiang Xinchen

机构地区:[1]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 [2]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出  处:《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15-24,共10页Journal of Beijing Film Academy

摘  要:“仿”是在历史脉络的进化中生发的一种对前代绘画类似于解构性质的图式提取和再创造的艺术行为,它的出现和推衍背后隐藏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内涵和现实语义,反映了特定历史情境下的文化心理转变,以及参照自然的角度与立场的变迁。本文主要通过“谱系性结构框架与文化身份认同”“图式内视化导向和图式符号性形成”“文化喻意色彩的复刻及转化”三个方面,分析、探讨“仿”在中国山水画领域中的形成与发展,乃至在当代艺术中的演化与蜕变。以看似艺术表征性但实则涉及文化根本性的“仿”作为重新诠释、重新解读当代艺术的有效方法,以富有独立审美意趣和特定文化意味的古老创作机制作为连接古典与现代的视觉形式,同时引发对中国新视域和审美的双重思考。

关 键 词:仿 山水图式 当代艺术 创作机制 

分 类 号:J212[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