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日力格

作品数:7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电影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图像山水图式中国当代艺术当代艺术场面调度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美术家》《电影评介》《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文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论“仿”作为一种创作机制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
《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5期65-67,共3页敖日力格 姜欣辰 
中国古代山水画摆脱不了对前人山水图式师承的窠臼,均秉承了传统法度的连续性。E. H.贡布里希(Ernst Hans Josef Gombrich)在形容这类相对固定的、连续性的创作模式,曾用“图式”(schema)去解释。然而,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脉络中,早期和...
关键词:贡布里希 中国当代艺术 山水图式 创作机制 山水画 创作模式 连续性 明代中后期 
论“仿”作为一种创作机制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被引量:1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15-24,共10页敖日力格 姜欣辰 
“仿”是在历史脉络的进化中生发的一种对前代绘画类似于解构性质的图式提取和再创造的艺术行为,它的出现和推衍背后隐藏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内涵和现实语义,反映了特定历史情境下的文化心理转变,以及参照自然的角度与立场的变迁。本文...
关键词:仿 山水图式 当代艺术 创作机制 
图像时空何以可能:基于大卫·霍克尼的“图画史”重思视觉艺术被引量:1
《当代美术家》2023年第6期68-74,共7页牛艺璇 敖日力格 
2021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高精尖学科建设-美术学(分类发展)”项目(项目编码:PXM2021_014220_000061)阶段性成果。
大卫·霍克尼曾在《图画史——从洞穴石壁到电脑屏幕》中提出“图画史”的概念,打破了原有的艺术门类和媒介的限制,对图像予以一种新的审视角度。文章将沿袭霍克尼的“图画史”发展脉络,讨论“图像时空何以可能”。根据不同图像特性,本...
关键词:图画史 图像 时空 视觉艺术 
用美术书写革命先驱--电影《革命者》美术设计探析
《电影评介》2023年第4期108-112,共5页李奕璇 敖日力格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7月1日电影《革命者》在全国公映,该片以李大钊在狱中的38小时为主要内容,以非线性叙事的艺术创作手法,多层次、多维度、多空间地真实再现了年仅38岁的李大钊“背黑暗而向光明”可歌可泣的光辉壮烈...
关键词:反革命政变 第一次国共合作 开滦煤矿 艺术创作手法 非线性叙事 南陈北李 李大钊 革命先驱 
当代图像何以重构时空被引量:1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77-83,共7页陈凯 敖日力格 
2021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高精尖学科建设—美术学(分类发展)”项目(项目编码:PXM2021_014220_000061)的阶段性成果。
当代图像对时空的重构是对现实时空的契入。图像正在从背景或基质中逐渐剥离出来,努力让自己成为独立的物从而进入社会和自然中。它不再采用机械的复制、选取和组合排列的方式改变时空的形态,而是在通过技术的解构之后,继以人的行为作...
关键词:图像 行为 重构时空 
“隐性视效”设计的叙事潜力探究——电影《音乐家》视效设计解析被引量:1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年第12期103-119,共17页敖日力格 周戭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探索视觉表达的广阔空间,运用视效技术不是为了做到以假乱真的"欺骗",更不是突出技术复杂程度和预算高低的比拼。与重视视效奇观和大场面营造的视效设计不同的"隐性视效"通常构建的是现实主义内容,观众无法...
关键词:“隐性视效”设计 数字技术 影片叙事 角色塑造 场面调度 
电影特效人物造型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91-96,共6页申再浩 敖日力格 刘晓清 
韩国电影特效化妆师申再浩先生应邀来到北京电影学院,参加在此举办的北京国际电影季“电影特效”的讲座。讲座同时还邀请到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驻京代表处的金所长。
关键词:电影特效 人物造型 北京电影学院 韩国电影 化妆师 委员会 讲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