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交融视域下的西晋十六国北朝侍从乐舞俑——以都城地区所出器物为中心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nic Integration,the Attendant Music and Dance Terracotta Figurines in the Western Jin Dynasty,the Sixteen Kingdoms and the Northern Dynasties:Centered Around Artifacts Unearthed From the Capital Are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音 Wang Yin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天津300350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38-45,共8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礼制文化与国家治理研究”(22VLS004)阶段性成果。

摘  要:侍从乐舞俑与时人日常生活存在较密切关联,并承载着丰富的民间层面的文化信息。通过梳理西晋至北朝各政治中心区所出侍从乐舞俑在造型风格与种类组合上的演变,可以看出:非汉民族装束的流行在北魏平城时代到达顶峰,之后逐渐回归汉服居于主导的局面;伎乐俑的角色构成存在由十六国重乐向北朝重舞的转变,反映出不同民族在音乐文化方面的喜好差异;劳作俑在北朝时期趋于流行,映射出中国北方此时逐渐恢复定居农耕生产生活的社会状态。这也正是此时期中国北方多民族共存且紧密交流,并逐步实现民族交融的生动体现。

关 键 词:侍从乐舞俑 西晋 十六国 北朝 民族交融 

分 类 号:J607[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