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珈阅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 处:《长江文艺评论》2024年第1期111-115,共5页Changjiang Literature and Art Review
摘 要:1990年代以来,诗人阿毛凭借其对诗歌蓬勃热烈的爱和敏锐的目光、深刻的思想,把每个瞬间鲜活的灵光篆刻成诗。正如阿毛在随笔《我的诗生活》中所言:“现在我在写诗,其实就是我在生活”“我活着,就是为了更好地写诗;我写诗,就是为了更好地活着”。[1]于阿毛而言,诗歌在她的生活中的地位如空气般“不可缺少”,对此她坦诚自己是在“以诗行取暖”。[2]确实,细读阿毛的诗歌,我们会发现阿毛一直试图“以诗行取暖”。这是她让其内在生命得以延续并使其保持鲜活的办法,也是她构造其独特诗歌风貌的个人理路。“以诗行取暖”不仅是指阿毛笔下那些微小而动人的温情,更是她对世界的命名和穿透物质的理性锋芒,是凭借诗歌力量传递出一种褪尽繁华后质朴的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4.16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