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露 岳广欣[2] 李东影[1] 任星 张继丹 刘爽[1] 王毅[1] LI Lu;YUE Guangxin;LI Dongying;REN Xing;ZHANG Jidan;LIU Shuang;WANG Yi
机构地区:[1]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北京100700 [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
出 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年第4期589-591,共3页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重大攻关项目(CI2021A00601);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IA021B017-09);中国中医科学院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专项(ZZ16-YQ-037);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JJPY2022022)。
摘 要:克雷伯杆菌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医院内感染,根据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初期、进展期和恢复期,所用基本方分别为银翘散、清金化痰汤、麦门冬汤。从“方证相应”分析其病机演变规律,发现克雷伯杆菌肺炎初期属于外感风热袭肺证,以风邪为主;若失治或误治,则转为内陷痰热壅肺证,以热邪为主;后期则以正气亏虚为主,出现气阴两虚等虚证。因此邪实正虚是贯穿整个病理过程的基本特点,其主要涉及的中医因素有风、热、痰、毒、瘀、虚等。临床治疗方面,要根据方证的变化而选用相应的方剂,适时调整,综合施治。“方证相应”是指根据患者的症状而选用与之相符的方剂,不受病名或病因的限制,重视抓住主证,是中医药治疗耐药克雷伯杆菌肺炎的有效方法和理论依据。
分 类 号:R229[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146.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