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Zhu X Huang JY Dong WY 史翔君(译) 张瑛(校)[2]
机构地区:[1]不详 [2]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
出 处:《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4年第4期308-308,共1页Chinese Journal of Pain Medicine
摘 要: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不同阶段,分别由躯体感觉皮质和中央杏仁核(central amygdala,CeA)调控了迷走神经背核向脾脏的神经投射,从而差异性调控脾脏TH2细胞比例。这一发现揭示了大脑调节疼痛状态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可能机制。首先,研究人员在雄性小鼠上制作了选择性神经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基于该模型,他们检测了疼痛不同阶段脾脏不同免疫细胞的比例。通过流式细胞学筛选,发现术后1天(急性痛阶段)脾脏中表达IL-4和IL-10的TH2细胞比例显著增加,而在术后4周(慢性疼痛阶段)上述细胞的比例显著降低,表明慢性疼痛不同痛阶段可以引发不同的脾脏免疫细胞改变。
关 键 词:迷走神经背核 神经病理性疼痛 细胞改变 慢性疼痛 流式细胞学 中央杏仁核 免疫细胞 神经通路
分 类 号:R741[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20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