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玉胜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农村青年》2024年第1期65-65,共1页
摘 要:一位医院的疼痛科主任从事生死教育与安宁疗护工作多年,曾表示:生死教育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门必修课,尤其不能忽视儿童对死亡的认知,避谈生死可能将影响孩子的一生。鲁迅先生曾在《立论》中讲过一则故事,大意是说有户人家摆满月酒,来宾都在说恭维话,宾主尽欢。偏偏有个不开眼的说了句大实话:“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然后他收获了一顿大家的合力痛打。这则故事虽旨在讥讽当时社会上虚与委蛇的“处世之道”,但却间接地揭示了国人图吉利、忌讳死的普遍情结。诚如专家所言,国内缺乏系统性的生死教育,尤其是对于心智不全的未成年孩子,更易因其年龄小而忽视死亡教育。这显然是一种由认知误区而导致的教育缺失。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6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