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建华 刘树源[1] Li Jianhua;Liu Shuyuan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2]武汉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24年第3期8-15,共8页Social Science Front
摘 要:分工与合作是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关注的重点问题,但一直游离于伦理学视野之外。就真实的社会伦理生活景象而言,社会分工关系才是人类最早的社会关系,它不仅是生产力的范畴,也是生产关系的范畴;不仅是经济现象,更是一种重要的伦理现象,因为它是人类生活的“第一秩序”,也是最原初的伦理关系。因分工产生的合作是人类道德进步的标志性成果,也是社会伦理关系缔结的重要纽带,更是伦理协调的坚实基础,但合作的进化与合作的复杂性也充分表明,在现代社会,合作本身的伦理问题日益凸现,集中在合作的利益取舍上。在传统社会治理模式下,合作的规则外在于合作本身,选择合作就是先选择合作规则,而现代社会治理模式下,合作则表现为与对规则的选择与遵守是同时进行的,这其中不但有充分的对话沟通机制,而且均出自人己皆利的价值立场,否则会各自强调对自己有利的规则而导致合作失败,这就需要构建一种超越于自利性的现代合作伦理。
分 类 号:B0-0[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B82[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